即食肉制品加工环境致病菌采样模型
发布时间:2022-08-10 浏览次数:1563
来源:六扇门Study 公众号
小六近期在《FSIS Compliance Guideline Controlling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Post-lethality Exposed Ready-to-Eat Meat and Poultry Products》指南发现,它出了采样参考模型要求,现翻译出来,供大家参考。
1 无菌:应由接受过无菌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采样,并应使用无菌采样海绵或其他采样设备采集样本。
2 样本大小:如有条件允许,应对表面的12英寸x12英寸(即30cm x30cm )区域进行采样。如果表面积小于12英寸x12英寸,则应对整个表面进行采样。
注意:不建议使用棉签拭子和其他较小的取样工具对大面积(12英寸x12英寸)进行取样,因为它们很容易形成微生物饱和。
3 样品采集:采样海绵或其他取样工具应使用含有无菌中和缓冲液/Dey Engley(DE)肉汤或一种含有可中和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消毒剂影响的成分的无菌肉汤。
4 何时采集样本:一些样本可在生产前采集,但大多数样本应在生产后至少3小时采集。如果企业生产RTE产品的时间通常不到3小时,则可在生产不到3小时的时间内采集样本。
5 样品完整性:分析前,样品应冷藏保存。样品应贴上适当的标签,以避免混淆测试结果。
6 样本混合:可以混合检测,以节省企业资源。如果进行混合检测,FSIS建议混合的样品不超过5个,并使用单独的海绵(或其他取样装置)取样每个样品,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然后,可以对5个单独的样品进行一次实验室测试,从而降低检测成本。
此外,应注意混合样品的各个位置,以确定污染位置,便于后续测试。如果混合样本检测呈阳性,应将样本代表的所有点位视为阳性,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在后续取样过程中,应单独对现场以及该区域的其他点位进行重新取样。
7 样品的处理和运输:如果样品将由内部实验室进行分析,则应在收集后立即开始测试。如果未经内部实验室测试,则应在采集后2-3天内开始测试。如果不可能实现,企业应提供证据,证明另一种方式不会影响方法的敏感性。样品应储存在冷冻条件下(约0-8℃),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冷冻,因为冷冻可能杀死取样装置上捕获的微生物。样品应放置在隔热的集装箱中,并冷藏后送往实验室。最后,在测试期间应保持样品的标签,以确保正确识别。
延伸
即食肉制品加工环境对消毒剂的要求:
(1)氯和碘伏不能有效灭活不锈钢生物膜中的李斯特菌;
(2)最有效的消毒剂是酸性(非中性)季铵化合物、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
(3)效果较差的是混合卤素和酸性阴离子消毒剂,它们的效果不如(2);
(4)最没有效果的消毒剂是氯、碘伏和中性季铵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