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菌种保存全攻略: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次数:679
真菌是一类多样性丰富的微生物,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和不断的传代需要,真菌的毒力、致病性、生长速度等基本特性会发生改变。为了最大限度保持真菌的活性、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完整性等特性,往往需要几种培养和保存方法。理想情况下,保存的菌种在长期保存下仍具有活性,但处于静止状态,以防突变的积累导致形本学和生化特性的改变。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有持续传代,保存于无菌水、土壤或矿物油中,冷冻或真空干燥等。
持续传代法是将真菌持续地在琼脂上接种生长,是一种短期的保存方法。将培养物存放于4~25℃ 或将其冷冻可以增加传代的间隔。将真菌保存于无菌水放置在室温是一种简易经济的方法,但真菌细胞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利用冷冻法,如液氮或低温(一20℃和-80℃)可以较好地弥补水保存法的不足。国际上的一些真菌研究机构推荐使用冷冻法和冻干法进行菌种保存。尽管对活细胞进行冻干可以长期保证细胞的稳定性,但整个程序冗长耗时,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因此冷冻法的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真菌可使用此法进行保存。
一、水保存法
1)操作步骤
1、将真菌接种在带螺口盖的玻璃管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5℃培养2周,向培养管内加入6~7ml 的无菌蒸馏水。
2、使用移液器枪头在斜面上轻轻刮取孢子或菌丝片段,收集上清悬液并转移至无菌的带螺口瓶内。
3、将瓶盖旋紧,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如发生蒸发可定期添加无菌蒸馏水,在瓶上做好标记储存于室温。
2)活性检测:无菌条件下从瓶内吸取0.3ml悬液接种至SDA或PDA斜面,于25℃培养3周,定期观察生长情况3周后如无生长,或重复转种培养后仍无生长,表明保种物无活性。
二、冷冻保存法
1)操作步骤:
1、将真菌接种在带螺口盖的聚丙烯管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5℃培养2周。
2、旋紧瓶盖,置于冷冻冰箱(-20℃以下) 。
2)活性检测:从冰箱取出培养管,自冰冻的PDA斜面挖取一小部分菌落接种至另一PDA斜面培养基,于25 ℃培养至少3周。如复苏生长的菌落特点与保种之前的特性一致,表明保种切实可行;如转种的菌落无生长或菌落的特性与初始特性不一致,按上述方法重复转种。如第二次转种仍无生长表明保种失败。
注意:培养管自冰箱取出后应尽快操作,避免融化,尽快放回冰箱,否则影响真菌的存活率。
三、矿物油浸没法
1)操作步骤:
1、准备高等级的矿物油,121℃高压15min。
2、将真菌接种在带螺口盖的玻璃管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5℃培养2周。
3、向培养管内加入矿物油,以矿物油高出斜面1cm为宜,确保培养管的斜面和所有菌落完全被浸没。
4、将培养管直立放置于室温,定期观察矿物油水平及含量,必要时适量添加。
2)活性检测:从保种培养斜面挑取小量菌落接种至适当的培养基(PDA或SDA),取菌时尽量沥去矿物油。由于菌落黏附矿物油,菌落的生长速度会较慢,可能需要传代多次。理想的操作方法可以将菌落接种在斜面培养基的中点,可以使多余的矿物油流至管底。
四、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保存适合产孢的真菌,特别是一些能够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真菌,保存周期长,可达20~40年。
1)操作步骤:
1、将真菌接种在带螺口盖的玻璃管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5℃培养至生长良好。
2、刮取适量真菌与保护剂(如脱脂牛奶)混匀后,加入安瓿瓶中,在一40℃冰箱预冷2h。
3、置于冷冻干燥机上冷冻干燥8~20h,熔封。
4、测定真空度,合格后2-8℃保存。
2)活性检测:配制液体SGA或者MEA培养基,安瓿瓶打开后将粉末倒入以上培养基,适宜条件下生长1~3周, 保存良好的菌落可以恢复生长。
方法 | 保护剂 | 温度 | 保存年限 | 特殊设备 | 优点 | 不足 |
持续 培养法 | 无 | 4-25℃ | 1~2年 | 不需要 | 简便 | 耗费人力, 时间有污袋的风险, 稳定性低 |
蒸馏水 保存法 | 无 | 室温 | 1~10 年 | 不需要 | 简便 |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 |
矿物油 保存法 | 无 | 室温 | 1~40年 | 不需要 | 简便 | 保存期同继续生长, 稳定性低 |
液氮 保存法 | 甘油, DMSO | -180 一 -130℃ | >40年 | 需要 | 长期稳定 ,省时 |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 费用昂贵 |
冻干法 | 甘油, DMSO, 脱脂牛奶 | 2-8℃ | 5~40年 | 需要 | 长期稳定 |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 耗时,费用昂贵 |
低温 冷冻法 | 营养培养 基甘油 | -80 一 -20℃ | 5~30年 | 需要 | 简便, 长期稳定 | 需要冷冻冰箱, 不太适合皮肤癣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