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比色夹心法在复杂样本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18 分享: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每年引发全球数百万例食物中毒事件。传统培养法需耗时24~48 h,难以满足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抗菌肽与IgG双识别机制的磁珠比色检测法,60 min内即可实现复杂样本中S. aureus的精准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策略
通过示意图阐明双识别磁珠比色法的核心机制:①磁分离富集阶段,抗菌肽修饰磁珠特异性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②双识别标记阶段,适配体功能化纳米酶靶向结合细菌表面蛋白,形成“磁珠-细菌-纳米酶”复合物;③比色检测阶段,复合物催化显色底物(TMB)产生蓝色产物,通过颜色梯度或吸光度定量菌浓度(灵敏度达60 CFU/mL)。
图1 基于MBs-BW和HRP-porcine IgG的S. aureus检测策略示意图
条件优化
通过系统优化(图2),研究确定了20 μL MBs-BW、10 μL HRP-猪 IgG及60分钟一步法孵育为最佳条件,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同时将操作时间缩短至传统分步法的50%。
图2 实验条件优化结果
性能分析
实验数据显示(图3),该方法在1.0×102–1.0×107 CFU/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²=0.9897),检测限低至60 CFU/mL,较文献报道的多数免疫分析法提升1个数量级(表1)。
图3 分析性能验证
特异性分析
特异性验证(图4)表明,8种常见干扰菌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7.3%,混合菌存在时检测误差仅4.2%,证实了双识别机制对革兰氏阳性菌群的高区分能力。
图4 特异性测试结果
结论:通过图片与数据的结合,本研究成功展示了一种基于磁珠分离和双识别探针的比色法,兼具高灵敏(60 CFU/mL)、强特异性(干扰度<7.3%)和快速检测(<2小时)的优势,为复杂样本中S. aureus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新策略。
DOI: 10.1007/s00216-025-05862-8
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作者~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