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比较(1997/2010/2021)
发布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2600
来源:六扇门Study
GB1997 -已经废止
1997版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有GB10765-1997《婴儿配方乳粉》、GB10766-1997《婴儿配方乳粉Ⅱ、Ⅲ》、GB10767-1997《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
对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仅对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有限量要求。
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微生物限量值 | ||
---|---|---|
微生物指标 | 指标 | 查考标准 |
霉菌和酵母酵母和霉菌,个/g | 小于等于50 | GB10765-1997 GB10766-1997 GB10767-1997 |
菌落总数,个/g | 小于等于30000 | |
大肠菌群(最近似值),个/100g | 小于等于40 | |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 不得检出 |
GB2010 -现行标准
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其中GB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做了具体的限量要求;液态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需达到商业无菌标准,检验方法依据GB/T4789.26的规定。
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中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益生菌)的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6CFU/ g (mL)。
2010年版国家标准中取消了对酵母和霉菌的限量要求,0-6个月龄的婴儿配方食品中增加了对阪崎肠杆菌的限量要求,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有了更具体的限量耍求。
2010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微生物限量值 | |||||
---|---|---|---|---|---|
微生物指标 |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 查考标准 | |||
n | c | m | M | ||
菌落总数 | 5 | 2 | 1000 | 10000 | GB10765-2010 GB10767-2010 GB25596-2010 |
大肠菌群 | 5 | 2 | 10 | 100 | |
沙门氏菌 | 5 | 0 | 0/25g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5 | 2 | 10 | 100 | GB10765-2010 GB25596-2010 |
阪崎肠杆菌 | 3 | 0 | 0/100g | — |
注:阪崎肠杆菌仅适用0-6个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
N—同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嵌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限量值(三级采样方案)或最高安全限量值(二级采样方案);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GB2021 -已发布,2023.2.22实施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一是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分为2个标准,即GB 10766和GB 10767。
二是为充分保证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有效性,修订或增加了产品中营养素含量的最小值。
三是为充分保障婴幼儿营养的安全性,修订或增加了产品中营养素含量的最大值。
四是将2010版标准中部分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五是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菌限量要求统一引用相关基础标准,体现标准间协调性。
(微生物指标方面,将致病菌限量要求放到GB29921新修订标准中)
本次标准更新不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2021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微生物限量值 | |||||
---|---|---|---|---|---|
微生物指标 |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 查考标准 | |||
n | c | m | M | ||
菌落总数 | 5 | 2 | 1000 | 10000 | GB10765-2021 GB10766-2021 GB10767-2021 |
大肠菌群 | 5 | 2 | 10 | 100 | |
沙门氏菌 | 5 | 0 | 0/25g | — | GB29921-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5 | 2 | 10 | 100 | |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 3 | 0 | 0/100g | — |
注:阪崎肠杆菌仅适用0-6个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
N—同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嵌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限量值(三级采样方案)或最高安全限量值(二级采样方案);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GB29921-(征求意见)
新版GB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征求意见稿)》中也对特殊膳食用食品进行了相同的规定,其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仅适用于婴儿(0-6月龄)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暂未发布。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 |||||
---|---|---|---|---|---|
微生物指标 |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 检验标准 | |||
n | c | m | M | ||
沙门氏菌 | 5 | 0 | 0/25g | — | GB4789.4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5 | 2 | 10 | 100 | GB4789.10 |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 3 | 0 | 0/100g | — | GB4789.10 |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结果,该菌仅对 6 月龄以下新生儿具有较高风险,鉴于目前尚未有最新的评估结果,结合我国 2013 年〜2018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本次修订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GB 25596-2010)中阪崎肠杆菌的限量要求进行整合,并仍维持不变。 同时,与现行检验方法标准保持一致,将“阪崎肠杆菌”修改为“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以上是六扇门通过查询相关标准整理出来的三版标准的区别,可以看到我们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标准是在不断进步,与国际接轨,希望以上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