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微生物斜面菌种接种与培养操作指南!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41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标记试管
用油性记号笔在斜面试管外壁标注:菌种名称、接种日期、操作者姓名(避免使用易脱落的标签)。
若使用预灭菌试管,检查封口是否完好,避免污染。

无菌环境准备
用75%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双手及工具表面。
点燃酒精灯,操作区域限制在火焰周围10-15cm范围内(无菌区)。
准备菌种管和空白斜面试管,左手持两管,斜面朝上呈30°角(菌种管在前,便于快速操作)。


2. 工具灭菌与试管处理

接种工具灭菌
右手持接种环(针),将金属部分垂直置于酒精灯外焰烧至红热(持续3-5秒),冷却后使用。
注意:若使用带塑料柄的接种环,避免火焰直接接触塑料部分。

松动棉塞:在火焰旁轻轻旋转两试管的棉塞,使其易于快速拔出。


3. 取菌与接种操作

试管口灭菌:左手持两试管,右手小指与无名指夹住棉塞拔出,试管口短暂过火焰(2-3秒)灭菌。

取菌技巧
冷却后的接种环轻触菌种管空白培养基区域(如无冷凝水,可轻触内壁降温)。
挑取单菌落边缘菌苔(避免挑取过厚或老化的菌体),动作轻快,防止高温损伤菌种。

划线接种
接种环与斜面角度:40°-45°
划线力度:轻触表面,避免划破琼脂(划痕可能导致杂菌滋生)。
划线密度:若需单菌落,采用四区划线法(每区后灼烧接种环)。
将菌种转移至空白斜面,从底部向管口方向划“Z”形线(如图示)。

关键参数


4. 封管与工具处理

封管灭菌
接种后试管口再次过火焰,迅速塞紧棉塞(避免火焰烧焦棉塞)。
若使用硅胶塞或螺旋盖,需在火焰旁旋紧。

工具二次灭菌:接种环先在火焰上灼烧至残留菌体碳化(防止飞溅),再彻底烧红灭菌。


5. 培养条件

温度与时间

微生物类型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普通细菌

37℃

18-24小时

真菌(如霉菌)

25-30℃

3-5天

嗜热菌

55-60℃

24-48小时

其他参数
湿度:保持培养箱湿度60-70%(防止培养基脱水)。
避光:对光敏感的菌种需用锡箔纸包裹试管。


二、关键注意事项与问题解决

1. 无菌操作核心原则

三不原则
棉塞不碰桌面(始终夹在手指间)。
试管口不对空气开放(火焰旁操作)。
灭菌工具不接触未灭菌表面。

污染应急处理:若发现培养基浑浊或异味,立即高压灭菌(121℃, 20分钟)后丢弃。

2. 常见问题与优化

问题现象可能原因解决方案

斜面无生长

接种环温度过高烫死菌种

冷却时间延长至5-8秒

杂菌污染

试管口未充分灭菌

试管口过火时间延长至5秒

划线不均匀

接种环角度或力度不稳定

练习模拟划线(未接种时训练手感)

培养基开裂

琼脂浓度过低或脱水

调整琼脂浓度至1.5-2.0%

3. 特殊菌种操作

厌氧菌:使用厌氧罐或抽换气系统,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如半胱氨酸)。

病原菌: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穿戴防护服及手套,废弃物需高压灭菌。


三、操作后管理

菌种保存
短期保存:4℃冷藏,普通细菌可存活1-3个月。
长期保存:甘油冻存管(-80℃)或真空冷冻干燥。

记录与标记:详细记录菌种传代次数、培养基批次及培养结果。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可显著提高斜面接种成功率,减少污染风险,为后续实验提供可靠菌种来源。